这是一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业奋斗史。从无到有,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这是每个工厂的一小步,跬步至千里,走出了中国工业自信自强的样子!”8月2日至6日,央视财经推出了大型工业纪录片《强国基石》,用精妙宏伟的视觉呈现,揭秘新中国工业发展史,讲述中国工业高质量高标准高规格发展的故事,进一步展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性成就。

  《筑 基》第一集

  鞍钢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恢复生产的第一座大型钢铁厂。当年因为战争的摧毁,它成为一片废墟。但斗志昂扬的中国人硬是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让鞍钢生产出了第一炉钢水,打破了外国专家“需要20年”的断言。

  1958年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在洛阳第一拖拉机厂诞生,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20多年里,"东方红"们完成了全国70%的耕作任务。

  洛阳中信重工(原洛阳矿山机器厂)只用了3个月就完成了第一台直径2.5米的双筒提升机生产任务。这台机器整整工作了49年才退役,成为中国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石油年产量仅12万吨,石油大会战中,“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响彻全国,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硬是用肩膀将60多吨重的钻机矗立在了松辽平原,用双手端出了50多吨的钻井用水。

  千岛湖1078个翠岛其实是因修建水电站拦蓄而形成的岛屿奇观。1956年,新安江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在缺少工程机械的情况下,不到4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新安江水电站第一台机组的投产发电。这是新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大型水力发电站。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可谓艰苦,却帮助这个民族驱散百年屈辱的阴影,淬炼出民族的自信与尊严。

  《自 强》第二集

  四川“九〇九”基地号称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动力的研发基地,许多人隐姓埋名投身于此。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上万个控制阀门,4万多个零部件,上千种材料,全都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

  重型锻压设备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象征。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齐齐哈尔的一重集团,12500吨水压机建成;2006年,15000吨水压机试车成功。中国一半的大型锻件都出自这里。现在,中国已经可以自行设计制造大型模锻油压机、万吨挤压机等多种成型装备,具备了大型锻件的综合制造能力,甚至制造出世界上压制力最大的8万吨模锻机。我国万吨以上的模锻压力机已经超过10台。

  1954年,3000多名洪都机械厂的技术人员造出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70年过去,从教练机到歼击机,从运输机到预警机,走出了中国自主研制的道路。

  高吨位挤压机也被视为国家制造能力的标志性装备。技术专家协同攻关,历时3年造出地面高度10米、重3700多吨的挤压机。2009年7月13日,这台重型挤压机热调试成功,市场价要16万元一吨的无缝钢管迅速降至5万元一吨。

  1960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在上海举行下水盛典,但是由于缺少柴油主机,“东风号”5年后才真正交付使用。今天,中国已经能够研制生产世界先进的大功率船用发动机,在长兴岛上的现代化船厂里,正在建造超大型油船、集装箱船和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2020年,中国赢得了全球造船市场44%的订单。

  50多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地面接收装置在陕西秦岭深处的航天基地研制成功。50 年过去了,凭借自力更生,中国成功实施了300多次发射任务,不但有卫星,还有深空探测器,载人空间站,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成就着中国航天的黄金时代。

  一代代工业人坚守自主创新的信念,推动着中国工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巨变。回顾来路,工业体系的谋篇布局和空间结构调整,也深刻塑造了今天的中国工业版图。在中国工业的步步前行中,他们未必都是人人皆知的英雄,但却永远留在了中国工业抹不去的记忆之中。

  《奋 起》第三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中国开始与世界对话。但面对全球迅猛发展的科技和工业化浪潮,追赶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的奔跑。对每一位奋斗者来说,如何加快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变得切实而紧迫。

  1954年到1978年,中国人口净增3.5亿,吃饭穿衣都要靠土地种出来,有限的耕地不能满足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考虑通过发展石油化工、化纤来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如今中国的化纤产量已达世界第一,不仅解决了14亿人口的穿衣问题,还出口到全世界。

  1978年,中国一年生产的轿车不足5000辆,千人汽车的保有量仅0.5辆。这一年,中央研究决定,引进外资,迅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中国引进的第一条桑塔纳组装线就建在上汽的总装车间里。1983年第一台组装桑塔纳下线,引进技术、加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全新格局由此打开。从2009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从合资经营到打响自主品牌,中国汽车正在走向世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家庭的电视普及率还不到1%。1992年,从惠州起步,TCL进军彩电,到1998年,中国的彩电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今天,惠州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生产基地之一,每天可以生产6万台电视。彩电产量第一也仅仅是赶超的开始。液晶显示屏迅速取代传统的真空管电视。2020年,中国的液晶面板产量已经占到全球产量的一半。

  空分设备被称为“现代工业之肺”,是冶金、化肥、煤化工等行业的重要装置。换热器上的翅片是空分设备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70年代,杭氧的技术人员在一无技术资料二无设备的情况下,研制出了板式换热器的翅片并向德国出口,首开中国向发达国家出口工业装备的先河。时至今日,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矗立起了“中国制造”的空分巨塔。

  33年前,昌吉变压器厂入不敷出。1988年,他们争取到的第一个订单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农用灌溉变压器设备,价值34万,这给了他们信心和动力。进入21世纪,中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进步又给他们提供了新一轮发展机遇。现在的特变电工制造的是价值几十亿的超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这不仅装备了国内的西电东送电力网络,还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释放出中国人无尽的活力,每个人都在奔跑中享受着收获的喜悦。中国已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能在中国找到。

  《蝶 变》第四集

  湖南长沙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有全球最长的臂架泵车,每小时可以喷出130立方米的混凝土。18号厂房里,上百台机器人协同作战,500多名工人已经实现了由机器的操作者向机器看护者和研究者的转型。1999年,这里1个月只能生产几台泵车,而现在的18号厂房,每45分钟就下线一台泵车。

  面对全球迅猛发展的科技和工业化浪潮,徐工坚守产业报国,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挺起制造业脊梁。2020年,全球工程机械十强排行榜中,中国有三家企业上榜。而在十三年前,还看不到中国企业的身影。

  济南第二机床厂曾经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大型龙门刨床。然而,当世界的机床进入数控时代,中国人的追赶脚步异常艰辛。2002年,济南二机床开始自主研发双摆角数控万能铣头。由磁悬浮列车带来的灵感,引入压缩气体,让密封圈与主轴之间形成“气体保护膜”,减少摩擦,转速突破了5000转。配备国产五轴头的机床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之中。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推动中国工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

  2020年6月21日,我国首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试跑成功。这辆工程样车,历经5年,数次更改,终于确定了方案。新型磁悬浮技术的重大创新日渐成熟,今天的中国已经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的先进制造集群。

  人形机器人是工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目前全球能研制大型双足仿人的智能机器人公司为数并不多。第三代Walker人形机器人身高1米4,体重减到了70公斤,行走速度最快可以达到每小时2.5公里,接近人类行走的速度;七个自由度的机械臂,已经是对人类手臂的真实还原。不到十年,Walker机器人不断升级,刚刚推出了能跑起来的新一代机器人。而这也得益于深圳以及周边的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

  在开放、创新、融合的产业生态中,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制造基础,中国正在推动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转变。

  《逐 梦》第五集

  通往制造强国的路永远离不开梦想和拼搏,国家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我们正行进在逐梦的路上,更多指向未来的努力正在接续前行,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新能源技术,是下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常规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只有3000到6000个循环,而宁德时代将电池寿命延长到12000次循环,实现了“全生命周期阳极锂离子补偿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工业化应用。拓展应用到电动汽车领域,开发出的锂离子电池寿命能达到16年,总续航里程可以超过200万公里。2020年,全世界每销售4辆电动汽车,就有一辆搭载着产自这里的“动力心脏”。

  六年前宁夏的一家铸造厂,厂区充斥着粉尘、噪音,污染严重。六年后,这里已经变成一个全新的3D打印基地。16个小时昼夜不停,一个形状复杂、直径4.6米的大型水电机组整铸转轮砂型终于打印出来,尺寸精度误差不到1毫米。六年前,彭凡带着大家在车库里组装出第一台铸造砂型3D打印机,现在,他们可以批量生产铸造砂型3D打印设备,去改变更多的铸造企业。目前中国有26000多家铸造企业,3D打印和人工智能颠覆的不仅仅是一两家工厂,而是整个行业。

  农业现代化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农业植保无人机在这次整个地区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总面积150万亩,闫文炯带领着13个作业队,每天有200架飞机同时作业,一天就能完成10万亩的植保任务,过去这需要上千人花10天时间。农业无人车能根据不同农事需求,设置不同的作业模式,在智能控制下,无人化精准作业,成为“农田里的变形金刚”。科技进步正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上海中山医院,世界首台2米PET-CT系统已经开始为患者服务,1分钟就能完成一次全身PET扫描。这是第一台能够实时动态监测药物在人体全身代谢分布的高端医疗设备,被称为“人体哈勃望远镜”。它不仅让医生实现对重症患者的精准诊疗,也给新药研发等一系列领域打开无限可能的大门。

  新材料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石。潘克菲团队自主培育的纳米银线,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10万倍,像线团一样交叉纵横,它的长度是直径的1000倍,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万分之一。2015年,他们用自己攒的机器、自己设计的卷对卷涂布工艺,终于生产出纳米银导电膜。

  2019年,左坤隆博士带领着一个上百人的团队开始了芯片的研发。他们第一个目标是研发一款手机的图像处理芯片。2021年3月30日,这颗取名为“澎湃”的芯片终于公开亮相,如今这款芯片已经被安装在一款国产智能手机中。

  在距离北京400多公里的乌兰察布察右后旗,智能工程师们对改造后的房车进行实地测试。从进入房车的身份验证,到自动感知空气湿度打开加湿器,感知温度开启空调,工程师们把一辆房车变成了移动的互联之家。下一个目标,是要解决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智能设备利用离线模式实现联动。万物互联、智能生活,追求梦想的脚步一直在路上。

  2021年5月15日8点20分,“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火星探测是中国迈向深空的第一步,中国航天,逐月追星,步履从未停歇,未来还将开展载人登月,并准备去探测远在7.8亿公里以外的木星。

  定义未来的永远是人。从星际探测到智能制造、新型材料、绿色能源,还有更多从未抵达的远方,召唤这些年轻人展开想象,付出努力。